学校主页
师生风采 首页 >> 培养工作

【研途璀璨·出彩有我】文学院2023级杨默晗

时间:2025-03-25 来源: 作者: 阅读:

教学合一,砥砺前行

一、个人简介

杨默晗,女,中共党员,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23级教硕班研究生。

所获荣誉

1.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硕士研究生省级一等学业奖学金;

2.信阳师范大学2023—2024学年“三好研究生”;

3.2024年信阳师范大学“学术明星”称号;

4.信阳师范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优秀学术论文校级三等奖;

5.信阳师范大学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教育硕士教学技能竞赛校级二等奖;

6.2024年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最美新时代未来大先生”;

7.2023年度亚娄国际诗歌节银奖。

三、先进事迹

2023年9月,杨默晗以笔试第一、综合成绩第二的成绩考入了文学院。在研究生期间,杨默晗勤奋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特别是教育类课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中教师资格证,并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优异的成绩2023、2024连续两年获得了省一等学业奖学金,2024年荣获信阳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称号和校级“学术明星”称号。同时,杨默晗注重学术研究。在学习期间,她认真学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报刊,了解当下教育热点与教育改革,并参加各种专业讲座涵养自己的扎实学识。在导师的帮助下,经过导师和专家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完成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培养: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这篇论文,发表在信阳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三个月,知网下载量达3000次左右,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同时在此期间,也认真撰写了与语文教育相关的论文,获得了优秀学术论文校级三等奖和院级一等奖。教学设计作品《战火中的青春——<百合花>赏析》在《语文教育研究》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征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杨默晗也不断提高其文化素养。2023年12月,她积极参与信阳师范大学与国外几所高校联合举办亚娄国际诗歌节,创作《游秦淮》这首古诗并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微电影,配以朗诵,获得了亚娄国际诗歌节银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中,杨默晗积极学习实践微格视频教学、教师教学技能、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这些都提高了她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把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并参加各种比赛来提升自我。杨默晗在学术活动月中积极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地修改,不断进行讲课练习,获得了教学技能大赛校级二等奖。杨默晗也积极投身于科研项目,进行实践创新。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她与同门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依据专业知识和当下教育热点,每个人都积极进行项目申报,最终获得了两个校级一般项目、一个院级一般项目,杨默晗也以两个校级一般项目成员、院级一般项目主持人的身份进行着学术研究。

作为一名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注定要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杨默晗极其注重教育实践,关注教育现状。在研一暑假期间,杨默晗参加了由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走在行知路上——全国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学陶师陶夏令营”,与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共同学习,参加了周洪宇教授和张志华校长的学术报告,并参观了八卦洲农场、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等,深入理解了陶行知这一伟大教育家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让杨默晗明白了传承和弘扬优秀教育传统的重要性,也激励着她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之后,也坚持学陶师陶,参加了由华中师范大学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寻找新时代最美大先生、小先生和未来大先生的活动,最终获得了“最美新时代未来大先生”的荣誉证书,并深受大先生、小先生和未来大先生他们身上的教育事迹的影响,立志未来要成为优秀的大先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习,杨默晗更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勤奋学习,积极进项学术研究和实践创新,为着梦想一直砥砺前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